首页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扬帆开新局
中国能源报|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带来了三份提案。主要内容如下:


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达1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宋海良指出,煤电在电力调峰调频和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方面是难以替代的角色,决定了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宋海良认为,要合理规划未来煤电装机,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选择煤炭消费集中区、靠近煤炭运输铁路和港口等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对新建煤电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与此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电企业融资能力。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

新型储能能够突破传统电力供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变革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当前,新型储能电价机制、盈利模式还不明确,收益方式相对单一,影响了项目投资积极性。”宋海良建议,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推动现货市场逐步放开市场价格上限约束,允许储能等高成本灵活性资源通过短时高电价盈利,明确电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准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种类型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从产业角度来看,亟待加快推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当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普遍处于实验示范或商业化初期,仍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与技术集成。”宋海良建议,在政策上支持骨干国有企业通过产业联盟、产业链链长等形式开展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核心材料研发攻关,加大产业化应用支持力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围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不同环节,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水平协同发展。

针对新型储能商业模式困境,宋海良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探索新型储能在支撑新能源基地规模化外送、缓解电力供应压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新型储能融合协同价值。对企业探索共享储能商业模式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做好储能参与各类市场的统筹设计,实现有效衔接,引导独立储能运营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导和盈利途径。

(文丨中国能源报记者 卢奇秀/整理)

正蓝旗|隆尧县|桐乡市|岐山县|宕昌县|河池市|铜山县|中阳县|景德镇市|祁东县|孝昌县|吴江市|德昌县|沙坪坝区|宁陵县|额济纳旗|天津市|秭归县|呼和浩特市|突泉县|西昌市|甘孜|乌拉特前旗|延津县|色达县|阳春市|原平市|嵊泗县|永定县|诏安县|共和县|汉源县|万载县|陇西县|娄底市|武定县|长岭县|陆良县|成武县|衢州市|商洛市|